“穷养”、“富养”
一直是父母间争论的育儿话题
但在我们老师心里
孩子成长中最好的富养
是精神的富足、能力的富有
更是深入内心的那些坚定和勇敢
—1—
独立自理的能力
“教育孩子独立,胜过当第一。”
——杨绛父亲杨荫杭
孩子进入幼儿园后
第一个重要的考验
便是自己能否独立生活
自己穿衣穿鞋
自己吃饭喝水
自己独立如厕
……
这些都是孩子可以顺利
展开幼儿园生活的必备技能
另外,无论生活上还是学习上
父母都可以有意识地给孩子一些决策权
比如让他自己决定接下来玩哪个玩具
明天穿哪件衣服、画画选择什么颜色
给孩子对各种事物的自主选择权
他就知道自己可以决定很多事情
这样也会帮他建立内心牢固的安全感
阅读思考的能力
应该让孩子生活在书籍的世界里。”
——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
每个孩子都是一张白纸
而读书,就是父母
给孩子最好的人生底色
定期为孩子选购一些好书
布置一个乐趣满满的阅读角
睡前一段温馨的亲子共读时光
都能在不觉中丰富孩子的精神世界
滋养孩子的心灵花园
但孩子的兴趣形成具有关键期
阅读更是如此
在孩子7、8岁之前
当孩子的行为习惯尚未定型时
通过耐心地引导、积极地参与
尽早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
因为在我们老师看来
培养孩子形成阅读的习惯
就是给了他们一个有宽度的人生
—3—
沟通交往的能力
“与别人交往是儿童天性的一部分。”
——复旦大学心理学教授吴国宏
人际交往是孩子
迈向社会的必修课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孩子
幸福感和人格成熟的来源
帮助孩子发展社交能力
父母要先成为孩子的第一位朋友
经常和孩子进行良性互动
聆听孩子内心的声音和诉求
开启他们社交的重要第一步
也要有意为孩子搭建社交平台
让孩子在与同龄人和成人交往的过程中
学会分享、学会懂礼貌、学会遵守规则
收获属于自己的“社交圈” “朋友圈”
—4—
对抗挫折的勇气
“挫折就像一块石头,
对于弱者来说是绊脚石,
让你止步不前;
而对于强者来说却是垫脚石,
让你站的更高。”
——法国作家巴尔扎克
每个孩子的成长路上
都会经历大大小小的比赛和竞争
但怕输是孩子的天性使然
作为家长,我们要
引导孩子坦然面对失败
增加他“输”的体验
增强他的承受能力和抗挫能力
即使伤心痛苦
也能像弹簧一样迅速复原
毕竟,未来那么长
输的起的人,才会赢得漂亮
贫富可能会
影响一个人的生活
但却不能影响
一个人的品行和未来
人生并非一马平川
内心和精神上的富足
足以让孩子坦然面对风雨
成长为彩虹般绚烂和缤纷的人